首页   |  管理机构  |   老党员园地   |   相关政策  |   老有所为  |  老年风采   |   保健常识   |   老年大学   
 
最新通知
关于在离退休教职工中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读书观影分享活动的通知 [2022-10-11]
关于举办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通知 [2022-06-21]
“情系木铎 祝福北师大”——离退休教职工庆祝北京师范大学120年华诞祝福语征集通知 [2022-06-20]
关于在离退休教职工中开展“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教育这十年”调研活动的通知 [2022-06-14]
关于组织离退休教职工参加老年人防诈反诈知识问答活动的通知 [2022-06-02]
关于举办“创意生活 共筑梦想”离退休教职工手工创意作品图片线上展的通知 [2022-04-06]
关于举办“翰墨丹青迎华诞 光影印象颂辉煌”主题书画摄影展的通知 [2022-03-31]
延期举办离退休教职工庆“三八”节活动的通知 [2022-03-14]
关于在离退休教职工中开展“我为‘两会’作贡献”活动的通知 [2022-03-04]
关于举办离退休教职工庆“三八”节活动的通知 [2022-03-01]
友情链接
北京市老干部局
北京教育老干部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章详细内容
栏目:老党员园地 文章人气值:
党的恩情永不忘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七十多年过去了。回想往昔,百感交集,一路走来,着实不易。在将近八十年的人生旅程中,我吃过多少苦?跌过多少跤?是谁把我抚养成人?是谁对我教育培养?这些点点滴滴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出生在一个不幸的贫苦家庭:奶奶双目失明,哥哥是个哑巴,不会说话。家里还有五个姐姐,都有不幸的遭遇:大姐和姐夫带着五姐去闯关东,到处漂泊流浪,吃苦受罪,自身难保,其余三个姐姐因为家境贫困,都是十几岁就嫁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侮使这个可怜的家庭雪上加霜。1943年,当时我还不满四岁,日本鬼子残忍地杀害了我慈祥的母亲,管理全家的顶梁柱瞬间倒下了。就我父亲一个人,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哪有能力养活全家,生活的艰苦可想而知。我从小就会挖野菜、挖草根,知道什么野菜能吃,什么野菜有毒不能吃,经常吃糠咽菜,这就是我童年时的生活。
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压在我们头上的三座大山,让人民过上了安定的幸福生活。毛主席是我的大救星,共产党就是我的母亲!是党使我家翻了身,替我报了杀母之仇,将我抚养成人。我会唱的第一首歌就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不忘民族苦、牢记血泪仇的信念激励着我读完了小学六年并于1953年考入河北省立安国第一中学。据说,是老八路王席征老校长等几个人背着背包建起了这所学校。该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特别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上初中时,由于离家较远(110里地),家庭生活又困难,奶奶去世后我就不想再上学了。我清楚地记得,是学校教导处的王文瑞老师(此人后来到北京师大历史系工作)亲自找我谈话,鼓励我一定要克服困难,坚持学习下去,将来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人材。老师的教导坚定了我继续学习的信心。我依靠国家助学金完成了中学的六年学业,并于195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成为我们村第一个进入祖国首都的大学生。全村人都来祝贺,为农民的孩子能上大学感到高兴和自豪。
我入校后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党的温暖和关怀。我上学不用自己花钱,学校给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每月都发助学金,还发给我一身草绿色棉衣(据说是旧军装)。是校党委和数学系党总支的老领导王振稼、王树人、李英民同志的教育、关怀和培养,使我从一个贫穷的农民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和光荣的共产党员。
19648月,我毕业留校参加工作,做学生专职政治辅导员,担任数学系63级四个班的班主任。因为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为了培养我独立工作的能力,党总支要求我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与学生同吃、同住、一起听课,对于学生们在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发生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我认真这样做了,经常向组织汇报工作,请求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为了发挥集体的力量,我经常和该年级各个班的兼职政治辅导员一起汇总情况、分析问题,讨论和研究管理教育学生的方法,群策群力,提高工作效率。我当时经常想,自己年轻,精力充沛,一定要听党的话,多读毛主席的书,认真领会中央文件精神和上级的指示,密切联系实际做好学生工作,一定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除了1965年结婚回家三天之外,其它时间我都在学校工作。等我再次回家探亲时,我没有见过面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
1969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我作为第一批教师被安排去山西北师大临汾分校劳动锻炼,期间曾担任五排排长。两年后我回到学校,又去后勤管理处铁工组劳动两年。从1973年开始,根据工作需要,我从行政转为业务教师,虽然期间也曾担任过工农兵学员个别班的政治辅导员,但主要任务是教学。我曾在数学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研组和高等数学教研组工作。大学毕业后十多年就没碰过专业知识,这时要搞教学工作,谈何容易?困难可想而知。我不会忘记,在我无助的时候,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研组的严士健老师给我指明了业务奋斗的方向。他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年龄大了,搞理论研究比较困难,不如在应用方面多下点功夫。”教研组另一位老师徐承一是党总支委员,他对我更加关心和爱护,除了辅导我学习概率统计基本知识外,还亲自带我去北京种子站,进行概率统计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高等数学教研组的李天林老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是在因材施教、教书育人方面,都给予了我巨大的启发、帮助和指导。在数学系党总支、教研组党支部及与业务有关的各位老师和同志们的教导、关怀和帮助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刻苦钻研,我得以在较短时间内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概率统计和高等数学两门课的教学内容,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成为高等学校三尺讲台上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1980年被提升为讲师之后,我主要从事其他院系本科生的数学课教学工作。为了搞好数学教学,我多次同有关教师和学生座谈,了解有关院系的需求和对数学教学工作的改进意见,还翻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书籍,亲自编写了一本二十多万字的教材——《应用统计讲义》,使用多年,效果良好。还和刘耒福老师一起编写了《生物统计》一书,1988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可作为大学生物系生物统计课教材以及农林、医药院校生物统计课的教学参考书。我曾在地理系、生物系、教育系、经济系给本科生讲授过高等数学、应用统计、生物统计、教育统计等课程,还曾受邀到校外十多个单位讲授高等数学和应用统计,均获得了有关单位领导和学生们的认可和好评。1986年,我校教育系曾到数学系聘请“教育统计学”教师,当时专业人才比较缺乏,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我多年研究应用统计,对“教育统计学”有一定的了解,于是就答应了讲授此课。在教育系开设教育统计课后,教育管理学院曾请我去给他们开办的教育管理班、督导班、教务处长班讲授教育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北京市中专研究会也曾请我给他们办过两期教育统计学培训班。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和李仲来老师编写了《教育统计方法》一书。教育管理学院的马鸿儒老师亲自帮忙,竭力推荐,辽宁大学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了该书。本书可以作为大学教育系教育统计课教材,也可以作为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参考书。
19889月,我调到教育管理学院工作。该院领导特别重视教师的培养教育工作。他们决心创建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甘愿充当教育事业发展的铺路石。他们倡导教师以老带新,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相互尊重、互助帮助;不同学科提倡互相切磋、相互交流;科学研究既要重视理论探讨,又要注意深入实际,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工作一定要注重社会调查,了解教育现状和实际需要;无论是科研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教育管理学院和华北干训中心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众多干部培训班给我的教学科研工作开辟了新的天地。我曾经给本院硕士研究生开设“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管理决策研究”、“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等课程;给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讲授学位课“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给本院的教育管理研讨班、督导人员培训班、中小学校长进修班,讲授“教育评价方法技术”、“教育管理决策的基本问题”、“教育督导评价研究”等课程。教育管理学院的党政领导,特别是马鸿儒、马夑如、陈忠文、邸明杰等同志对我的培养教育、关心和帮助,给我增加了工作动力,使我干起活儿来有使不完的劲儿。虽然教学科研工作繁忙,但总觉得苦中有乐,无比兴奋和激动。他们帮助我解决了教学高级职称和住房问题,并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使我有幸于1993年去莫斯科大学访学半年。在党组织的亲切培养教育和同事们的热心关怀帮助下,我曾于1989年和1999年先后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和师德先进个人。这是党对我的关怀和鼓励,也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和鞭策。
我一生最难忘记的就是教育管理学院这个温暖的集体。难忘党组织的培养教育;难忘“团结、勤奋、求实、有为”的八字院风;难忘同事们的和谐共处;难忘勤奋工作中的辛苦和快乐。2000年我退休之后,学院的领导仍然关怀着我。在邸明杰、毛亚庆同志的帮助下,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给我出版了退休之前没有来得及出版的著作《教育评价方法技术》,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2007年作为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教育学基础系列教材再次出版(第二版)。
我的爱人在本村联中教书,是县里的模范教师,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和慈祥的母亲。她对年迈体弱多病的老父亲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直到父亲去世;对不会说话的哑巴哥哥悉心照管,比亲哥还要亲,受到全村人的交口称赞;对自己的三个孩子严格家教,树立良好家风。由于多年繁重的家务劳动和超负荷的教学工作,使得她患有多种疾病,尤其是神经衰弱,每天晚上都难以入睡,身体到了几乎崩溃的边缘。我深知家中的情况,但两地分居也无能为力。在这万般无奈之际,正是党中央邓小平同志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解决高校教师两地分居问题的指示帮了我。我校党委和系党总支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和指示,王树人、李英民同志为了解决我的两地分居问题费尽了心血,多次向校党委反映我的实际困难,请求尽快解决。1980年,师大向我县教育局发出了对我爱人的调令。我得知消息后,首先自己解决了我哑巴哥哥的生活问题,把他托付给亲友照看,我负担他后半生全部的生活费用。我清楚地记得,1980516日,我爱人带着三个孩子来到北京,师大有关各部门很快帮我解决了爱人的工作、孩子们学习及全家的住房问题。党的关怀彻底解决了我十五年的两地分居问题,全家人得以团聚。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激发了我们全家人努力工作和学习的动力,进一步坚定了我搞好业务、教书育人,为国争光的决心。爱人在古籍研究所勤奋工作一直到退休。三个孩子学习刻苦努力,都上了大学。现在均已成家立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各自过着一家三口的美满生活。
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党就没有我们全家人的团聚和幸福。我永远感谢党对我的培养教育,永远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志们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是我的天职。回顾几十年来走过的征途,我对党和人民没有做出过什么大的贡献,但是我做到了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党指向哪里就去哪里,竭尽全力,努力奋斗。党的恩情永不忘,党永远在我心中!
党是我心中红太阳,
永远把我征途照亮。
远山近海引航指路,
在成长中教育培养。
我家幸福是党给予,
心存感恩发奋图强。
衷心祝愿祖国复兴,
中华民族永远兴旺!
教育学部   程书肖


更新时间:2016-07-14 04:48:00

网站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 (C) 2008 北京师范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乐育6号楼1门102室  联系电话:010-62207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