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机构  |   老党员园地   |   相关政策  |   老有所为  |  老年风采   |   保健常识   |   老年大学   
 
最新通知
关于在离退休教职工中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读书观影分享活动的通知 [2022-10-11]
关于举办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通知 [2022-06-21]
“情系木铎 祝福北师大”——离退休教职工庆祝北京师范大学120年华诞祝福语征集通知 [2022-06-20]
关于在离退休教职工中开展“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教育这十年”调研活动的通知 [2022-06-14]
关于组织离退休教职工参加老年人防诈反诈知识问答活动的通知 [2022-06-02]
关于举办“创意生活 共筑梦想”离退休教职工手工创意作品图片线上展的通知 [2022-04-06]
关于举办“翰墨丹青迎华诞 光影印象颂辉煌”主题书画摄影展的通知 [2022-03-31]
延期举办离退休教职工庆“三八”节活动的通知 [2022-03-14]
关于在离退休教职工中开展“我为‘两会’作贡献”活动的通知 [2022-03-04]
关于举办离退休教职工庆“三八”节活动的通知 [2022-03-01]
友情链接
北京市老干部局
北京教育老干部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章详细内容
栏目:老年风采 文章人气值:
学习唱歌长学问
 
一、 歌的神奇展现民族风情美丽画卷
在参加离退休老教师合唱团之前,我对有关唱歌的知识所知甚少,在参加合唱团多年以后才对唱歌有了一些认识,这也是一个长知识长学问的过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唱的歌和听的歌多了以后,发现歌有一大特点,让人一听见某个音乐的旋律,就能联想到某个地方。举几个例子:一句“千里刀光影,仇恨燃几城”,这首有着京韵大鼓风格的《重整河山待后生》,就知道它唱的是老北京的往事;《草原夜色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歌曲,其中都有风格近似的长调,让人听出这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歌;听到《刘三姐》对歌的旋律,好像看到漓江山水;享誉中外的《茉莉花》响起,眼前就是一片江南水乡;《浏阳河》、《洪湖水》让人想到湖南、湖北;《北京的金山上》、《天路》又让人领略雪域高原风光;《大花轿》是东北风味,《万水千山总是情》粤语声是岭南风情;由《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坂城的姑娘》联想到维族姑娘飘动的长裙;《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让人向往大漠明珠敦煌;《信天游》带人去陕北,《交城山》是山西乡音;《谁不说俺家乡好》进沂蒙,《谁说女儿不如男》去了河南;《阿里山的姑娘》在台湾;“耳环亮闪闪,彩裙翩翩舞,歌声环绕篝火飞”,又将人们带到西南边陲。总之,全国每一个地方都有各自特色的歌。
歌的这一特点令人感到神奇,背后却承载着各地厚重的历史文化。歌可以展现出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可以在歌声中神游祖国大地,真的很神奇。
二 、用歌写历史 用歌绘人生
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们又演唱了许多当年的歌曲,《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毕业歌》以及前苏联歌曲《喀秋莎》、《神圣的战争》、《春天来到了战场》等中外歌曲,都是历史的记忆。当年许多年轻人唱着这些歌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最前线,这些歌也因此而永载史册。
其实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都有歌曲传世。《解放军进行曲》、《南泥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志愿军战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我为祖国献石油》、《大海航行靠舵手》、《春天的故事》等歌曲,也编织成新中国成长的历史画卷,是用歌谱出的鲜活历史。歌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许多抒情的歌,亲情陶醉,安神快乐,也是老百姓喜欢的甜蜜的精神食粮。带给人们快乐就是它们流行的理由。
爱情歌曲是永恒的存在,唱的是人生命中的美好时光,也是经久不衰的旋律,也可以给人巨大的力量。2016223日《楚天都市报》的一篇报导,给出了一个感人的例证:一位年过70的老人花恒义于201510月突发脑干出血,出血量达8毫升。一般说来此病出血量在5毫升,死亡率是90%。对这个陷入深度昏迷的病人,医护人员抢救及时、正确,暂时保住了她的性命。丈夫冉元贵每天坚持放歌并唱歌给她听。这是一对喜欢唱歌的夫妻,两人最常一块儿唱的是一首叫《红尘情歌》的爱情歌曲。2016年元宵节之际,冉先生正给老伴唱着“浪漫红尘中有你也有我,让我唱一首爱你的歌……”花老人突然跟着一块唱起来。用一首爱情歌促醒深度昏迷的病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绘出了幸福人生。
三 、从翻唱歌曲看不同文化的差异
2016年年初我们学唱了一首叫《传奇》的歌,随后我又看到了麦克学摇滚乐队的英语翻唱视频,歌声温柔浪漫十分好听,演唱现场场面也十分火爆。翻唱的英语歌词再译成汉语与原汉语歌词比较,非常有趣,写在下面供大家欣赏。
原唱的歌词是:“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我一直在你身边从未走远。”
翻唱的译文是:“在那迷雾濛濛的早晨我看到你笑脸,你只看了我一眼就把我的魂儿牵,一转身你就在我眼前消失不见,从此你再也没出现。几时我会与你再见面,几时天空会雨停现晴天;几时满天星星开始闪,几时我们能花好月儿圆。你我是否曾在阳光下相见,我俩是否相隔千年远;是否月光下我们曾相缠绵,那难忘时刻已成永久思念;那个寒夜我把心交给了你,夏日到来时你已走远,岁月流逝星光渐渐暗淡,只有回忆和这歌声陪伴。”
两相对照,前者对爱的表达色彩虚幻,需要通过想像去解读;后者对爱的表达很实,近似直白,所述情景也如眼见;前者讲轮回,有前世今生早有定数的文化影响,后者抒发的是对往事深切的思念。翻唱译文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同一件事表述的巨大差异,若真的忠实原文去翻译,西方听众将难以听懂,因为西方文化中没有前世来生概念。联想到俄语歌《山楂树》,据陈秋凡先生研究,直译应当是《乌拉尔的花楸树》。显然直译过来就需要加注解,还要中国人去想像没见过的花楸树是什么样子。译作山楂树,似与原文不符,但中国人好接受,两种树的红色果实寓意热烈的爱情也说得通。
四、在合唱中遇到的困惑和初步解读
1.为什么老师用的训练方法能使众人的声音和谐统一
在袁云桂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合唱团已经小有成就。我们的合唱画面曾数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我们参加过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冼星海的合唱演出。在参加北京市北区高校合唱比赛时我们屡创佳绩。在校内举行的合唱比赛中我们也多次受邀表演,受到学生们肯定和鼓励。我们也曾与国外来访的合唱团同台表演交流。这些都说明我们具备了一个合唱团的基本素质,而这些成绩与平时的发声训练是分不开的。那么,老师的这一套训练方法为什么能使众人的声音和谐统一?老师经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用“路”或“呜”的音代替歌词让大家唱歌。我觉得这其中的道理应该能从物理学的声学原理中得到解释,试释如下:
声学告诉我们,物体振动发出的声波会在空气中传播,引起耳膜振动从而使人听到声响。乐器中二胡、提琴是依靠摩擦琴弦使其振动发声,竖琴、琵琶、三弦、吉他等靠拨动琴弦引起的振动发声,人靠的就是喉咙里的那两片声带振动而发声。琴弦上得愈紧音调愈高,或者按弦的位置愈往下靠近琴码音调就愈高;口琴的簧片愈往高音走簧片就愈短。人的声带也如是,绷得愈紧,音调愈高,或者让声带愈短,音调就愈高。神奇的声带就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天然“乐器”。
我看过口腔医生做科普演示的视频,她用喉镜将咽喉部发声的状态展示在屏幕上。当人发“喔”或“呜”的长音时,咽部大致呈圆形,声带几乎是整体在振动;当人发“四”、“鸡”、“里”等非韵母音的时候,咽部很扁,声带似在一个窄缝间振动,像“小舌头”的后腭骨挡在前面,声音不像前者圆润,显得嘶杂。如此看来,老师是要大家在整个歌唱过程中让咽部始终呈近圆形,利用整个声带发声,以求众声和谐。即使歌词中出现“四”、“鸡”、“里”等音的字,也要极迅速地转换成相近的韵母音,让发声部位始终保持正确的近圆状态。这也许就是我们声音比较统一的诀窍吧!由此产生一个联想,声乐教学中引入喉镜,让歌者实时看到自己的发声部位,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怎么做才能发挥共鸣腔的作用
几乎每一次唱歌,老师都会说:“打开你们的共鸣腔”。究竟怎么做才能发挥共鸣腔的作用呢?试释如下:我们的头部有对称的鼻窦、额窦空腔,胸腔更是个大空腔。声带振动发出的声波既有向口腔外传播的,同时也有近一半是向口腔内传播的。声波遇到障碍会反射,所以在山谷中喊话能听到回声。向内传播的歌声声波,一定会在人体的空腔中反复反射而形成共振声,但共振的能量有很大差别:不正确的发声咽部狭窄,声波一出来立刻遇到像小山一样屹立在声带前的后腭骨,反射回去的声波像自己打自己嘴巴一样猛烈击打声带,所以说不正确的发声会损伤声带;如果发声部位处在近圆的正确状态,整个声带发出的声波振幅就大,或者说能量就大,足以引起人体空腔的共振波而形成共鸣声。所以发挥共鸣腔作用的基础是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声状态,充分利用完整的声带。声波的速度是340/秒,人体的这几个空腔与声带的距离只有几厘米到十几厘米,声波在腔内形成共鸣声只须几百分之一秒,完全可以由口腔几乎同步地向外传播。由于增加了共鸣的能量,可以使歌声音量加大且声音更加厚重。如果只用一小段声带唱(白嗓),由于能量不够,就不能形成共鸣声。共鸣声波能量的集中点,大约在上衣前排第二个纽扣处的胸腔内,所以老师说:“想像你的歌声是从这儿发出的”。实际上共鸣声还是从口腔向外传播的。
我们合唱团分四个声部,水平高的合唱团还可以分出更多的声部。不同的声部可以使得相同时间段内同时有多个频率的声波重叠,出现合成效果,类似于钢琴发出的泛音。这种多声部的和声音色更丰富,声音更好听,是合唱追求的艺术效果。
3.怎么才能学会“用气唱歌”
老师让我们“学会用气唱歌”。这是一个可以理解但不容易做到的功课。唱歌的声音是气流引起声带振动而产生的,所以说用气唱歌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控制好气流的强弱、气息的长短不是知道就能做到的,特别是飙高音时,很多人撑着脖子也唱不上去。这时候老师会说:“唱高音不要从上面找,要从下腹部找”。这是因为,唱高音时声带处于紧绷的状态,必须要有强气流冲击它,才可发出高频声波。要有强气流,就要用腹部力量上推横膈膜,使胸腔气体得到助力,在保持正确发声部位的前提下,就能唱出高音。但做到这一点却不容易,第一,动用腹力推动横膈膜需要练腹式呼吸,掌握这个方法需要过程;第二,用腹力控制气息长短、气流强弱,供气是短促还是长短交替,更是需要经常练习才能逐步掌握,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
有时用假声也能唱出高音。这是因为真声的高音振动的是绷紧的全声带,假声的高音依靠的是短声带,类似口琴中的短簧片发出的高音。这时咽部是狭窄的,所以假声高音音量小,且声音没有全声带发出的声音好听。
歌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因而它与社会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生产、生活等都有关系。歌又和人的生理结构、物理学的声学理论密切相关。学习唱歌涉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真的让人长学问。
五、几点随想
在学习唱歌探讨发声科学原理的思考时,产生了以下几点随想:
1.在声乐教学中引入音频示波演示和喉镜视频,并引入一些相应的物理声学知识,是否有利于声乐教学呢?
2.师范院校可否开设声乐公共选修课?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艺术修养,而且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来说,由于教师是个用嗓的职业,正确方法发声可减少教师慢性咽炎的发生率。
3.在普通物理声学教学中,最好也能联系声乐和器乐发声的实际,使声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天文系 杜昇云

更新时间:2017-01-20 10:03:00

网站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 (C) 2008 北京师范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乐育6号楼1门102室  联系电话:010-62207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