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主任苏云明教授说,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从中医角度看,基本分为五种情况来调理。
老做噩梦,睡不踏实。从中医理论上讲,这类人属于营气不足型。睡觉时整晚都似睡非睡,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出现心慌。在治疗上,主要以养血安神为主,可服用安神定志丸、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多吃些补血的东西,如大枣、阿胶等。也可试试百麦安神饮,做法为取小麦、百合、莲子肉、大枣适量,一起炖服。连炖两次,取汁,随时都能喝。
入睡困难。这类人属于肝郁气滞型,有时胸胁会有胀痛感。在治疗上主要以疏肝解郁为主,多吃小米、牛奶、牡蛎肉、龙眼肉等食物。还要注意调养精神,消除顾虑以及紧张情绪。另外,睡前最好用热水泡泡脚。
醒得早,但醒了又睡,迷迷糊糊到天亮。还经常伴有咽干、口干、长痤疮、盗汗的症状。这类人属于营血蕴热型,可以按摩内关(三个手指压住手腕,最里面的中心点)、神门(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后溪(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等穴位,平时多吃藕、槐花、绿豆、薏苡仁、冰糖柚等,用生地黄和冰糖泡水代茶饮也有很好的效果。
时睡时醒。这类人属于脾胃失和型。夜间睡不安稳,同时感到口腻、口淡,有厌食、大便不成形等症状。治疗原则主要以养胃健脾安神为主。生活中,可以常吃小米莲子百合粥,做法是,将小米、莲子、百合用适量的水熬成粥食用,熬出来的粥口感清淡、香甜,又能养心安神,是睡眠不好的调养佳品。
整晚睡不着。这类人属于心肝火旺型。多由恼怒烦闷而生,以更年期女性多见。表现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治疗原则主要以清热泻火为主。针对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黑眼圈的女性,可以服食酸枣仁粥。做法为:将酸枣仁50克捣碎后取汁,用粳米100克加汁煮成粥,每晚睡前食用,可养心、安神、敛汗,也可以用玫瑰泡水喝。
按摩理疗法
失眠数绵羊,越数越醒神。怎么办?别着急,伸出你的双手,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林嬿钊主任教你以下几招简单的按摩手法,帮你“揉走”失眠早入梦:
1、按压心包经
按压心包经主治的症状就是心脑血管系统的病症和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果是要治失眠,可选劳宫、大陵、内关等穴,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2、点揉神门穴
点揉神门穴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等心与神志病症。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
3、睡前搓涌泉穴
推搓涌泉穴疗法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聋、耳鸣、腰腿酸软无力、大便秘结等五十余种疾病。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4、揉捻耳垂
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可治失眠、神经衰弱、头痛、头昏等症。
5、梳头法
人的头顶中央被称为百会穴,人体的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都汇集于此,因此通过简便易行的梳头行为可以起到疏通全身经络气血、安神补脑等作用。用指叩法,双手弯曲,除拇指外,余四指垂直叩击头皮,方向为前发际、头顶、后头、颈部,左中右三行。每天3-5次,每次至少五分钟。也可用梳子,方法同前。
自我调理法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心理咨询师彭国球:人们正常的睡眠功能是可以自身调节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出现短时间的失眠症状并不可怕,多数失眠者通过自身精神或生活上的调节,不需服用什么安眠药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自动恢复正常睡眠。
1、调节生活规律,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可以按照自身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计划并严格执行。包括相对固定的睡眠时间、睡眠长度,尽量不要熬夜;午睡以20—30分钟为宜,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睡前不过度用脑,上床后排除一切杂念,不要在床上看书、看电视,尤其不要看具有刺激性容易导致大脑兴奋的电视;睡前不要吃夜宵,不要服用让中枢神经兴奋的药物和咖啡、浓茶、巧克力等。
2、放松身心,顺其自然
出现失眠不必过分担心,越是紧张,越是强行入睡,结果越适得其反。要把心情放松,顺其自然,反而会有益睡眠。如果平时工作压力过于巨大,不妨每天在下班回到家后或者睡觉前用几分钟的时间闭目静坐,调整呼吸,可以有效消除一天的劳累,以达到缓解压力的效果。也可睡前到户外散散步,上床前温水沐浴或热水泡脚,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
3、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合适的睡眠姿势
注意卧室环境清静,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20℃左右;卧室内最好悬挂遮光效果好的窗帘,同时把门窗密封做好,避免强光刺激和噪声;枕头不要太高,以10厘米左右为宜,床铺硬软适宜,被褥松软舒适,睡衣宽松合体;睡眠姿势以舒适为宜,可因人而异,但以侧卧为佳,这种睡眠姿势有利于全身放松,睡得安稳。(摘自《乐龄长寿》2011年第4期)
|